跳到主要內容區

成功大學黃榮俊教授團隊揭示室溫鐵磁性機制-重要科研成果發表在著名國際期刊《Advanced Science》

http://doi.org/10.1002/advs.202508148

國立成功大學物理系黃榮俊教授與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(NSRRC)研究人員合作,歷時多年深入研究,成功解開稀磁半導體材料中室溫鐵磁性的關鍵謎團。該研究成果已於兩日前獲國際頂尖期刊《Advanced Science》正式接受,彰顯台灣在材料物理與先進光譜技術領域的國際領先地位。

研究團隊針對Co摻雜氧化鋅(Co:ZnO)薄膜進行實驗,首次利用極化硬X光光電子能譜(HAXPES)觀察到一條具有「s軌域特性」的施體能帶穿越費米能階,顯示出金屬導電特性,並與Co²⁺磁矩產生耦合,實現室溫鐵磁性。這項發現證實由Zn 4s電子主導的施體能帶在鐵磁性形成中扮演關鍵角色,填補過去理論假說與實驗證據之間的空白。

本研究成果不僅澄清氧化物稀磁半導體中高居里溫度的起源,更對未來發展室溫運作的自旋電子裝置、2D磁性材料具有重大啟發意義。此研究由成功大學、國家同步輻射中心與SPring-8實驗室共同合作完成,並獲國科會專案(NSTC 113-2124-M-006-001)支持,為台灣在國際材料科學領域再添亮眼一筆。

*黃榮俊教授於共儀平台提供服務之儀器:https://cis-cfc.ncku.edu.tw/p/412-1209-31366.php?Lang=zh-tw

瀏覽數:
登入成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