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11 共濺鍍薄膜沉積系統(Co-Sputtering Deposition System)
儀器中文全名 |
E11 共濺鍍薄膜沉積系統 |
|
|||
儀器英文全名 |
E11 Co-Sputtering Deposition System |
||||
儀器位置 |
儀設大樓1樓0113室 |
||||
單位/教授 |
物理系(所)/黃榮俊特聘教授 |
||||
儀器管理人 |
蘇書玄 |
||||
TEL |
06-2757575 #65266 |
||||
|
jcahuang@mail.ncku.edu.tw |
||||
技術類別 |
¢前段製程: |
£微影 ¢鍍膜 £蝕刻 £擴散 £化學機械研磨 |
£表面分析: |
£電子能譜儀 £表面特性 |
|
£後段製程: |
£晶圓針測 £晶圓切割 £黏晶 £打線接合 £封膠 |
£掃描探針: |
£顯微系統 £機械性質 £形貌分析 |
||
£電子顯微: |
£SEM £TEM £樣品製備 |
£物理性質: |
£磁性 £熱分析 £電學 |
||
£光學檢測: |
£光譜儀 £顯微形貌分析 |
£生物醫學: |
£分析 £樣品製備 |
||
£晶相分析: |
£XRD |
¢其他: |
¢工程樣品製備 £材料力學 £電腦計算 |
||
£分析化學: |
£核磁共振儀 £質譜/層析 |
|
|
||
應用/功能 簡介 |
Sputter利用濺射原理,這個原理非常類似撞球,固態表面受到帶有高能量的例子撞擊,基於動量轉移,表面的原力或分子從帶有高能量的粒子(通常為Ar氣),由表面撞擊出,成長在上方基板。濺鍍即是利用此一原理,利用高能量的離子束或原子束打擊待鍍材料,將動量轉移至待鍍物表面,使表面的原子獲得動能,脫離母材,並在真空環境中飛至待鍍物表面沉積成膜。 通常使用氬氣是因為氬氣是惰性氣體,不會跟待鍍材料反應,當然也跟可以選擇其他惰性氣體,但跟碰撞原理一樣如果兩個物理質量越相近,動量轉換就越有效率;通氧氣則是為了讓待鍍物的含氧量不同。 |
||||
廠牌/型號 |
廠牌:Adnano |
型號:sputter-16 |
|||
重要規格 |
|
||||
取樣/使用 注意事項 |
|
||||
開放時段 |
每週一、二,09:00~17:00開放代工,請於預計代工時程3天前預約。 |
||||
訓練課程規定 |
因本精密儀器操作之特殊工藝要求,不開放自行操作,暫無提供訓練課程。請委託代工人依規定預約代工。如欲參與磊晶過程,請與儀器管理人事先聯絡。 |
||||
收費標準(含訓練課程) |
校內學術:750元/半小時 校外學術:1000元/半小時 業界:1500元/半小時 |
||||
預約系統 |